公司动态

固态储氢,赋能未来:中科轩达引领新能源产业变革新方向

文字:[大][中][小]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25/10/20     浏览次数:    


      在10月16日举行的“发力新能源产业发展新方向”峰会上,中科轩达董事长韩树民教授发表主题演讲,分享了公司在固态储氢材料领域的最新突破与未来规划。韩树民教授在峰会演讲中指出,“在当前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氢能产业正处于市场发展的关键突破期,更需要坚定信心、持续投入,越是面临挑战,越要聚力攻坚、实现技术跨越。”树民教授从固态储氢合金材料的技术特点出发,深入剖析了固态储氢技术的原理与优势,描绘了该技术在绿电直连、化工合成燃料等场景的应用前景。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氢能作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正迎来快速发展期。据预测,到2050年,全球氢能占能源比重将达到约18%,氢能产业链产值将超过2.5万亿美元。


01 固态储氢合金材料的技术突破

      经过多年的产业化实践,公司建设了完备的高性能储氢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体系,中科轩达已建成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固态储氢材料生产线,年产能达到3000吨目前,中科轩达已开发多个系列固态储氢材料产品:稀土基(AB5)

、钛锰基(AB2)、钛铁基(AB)以及稀土镁镍基(RE-Mg-Ni)。在性能方面,固态储氢合金表现出显著优势,产品具有储氢容量较高、吸放氢压力范围宽和使用寿命长的特点。中科轩达研发的新型稀土储氢合金材料主要以镍和稀土金属为生产原料,其中使用的生产原料中有约三分之一是轻稀土金属,即储量丰富的镧、铈元素,这为推动我国轻稀土资源的充分利用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稀土储氢材料是目前生产工艺最成熟、产业规模最大的固态储氢材料,可作为氢能实现产业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手段。

02 多元化的应用场景

固态储氢技术正在多个领域展示出广泛应用前景

在能源领域,它如同“能量银行”,能有效存储风电、光伏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制成的绿氢,实现跨季节、大规模的电力调峰,并已成功应用于广州南沙的“电氢智慧”能源站,实现固态氢能发电并网;在氢储运环节,镁基固态储氢车单车运氢量可达1.5吨,是高压气氢车的3-5倍,显著降低了长距离运输成本;在工业应用方面,它为氢冶金提供绿氢还原剂,并可利用冶金过程中的余热作为放氢热源,助力钢铁行业深度脱碳,同时也能纯化回收工业副产氢;在交通领域,除重型车辆外,更涌现出氢能二轮车、叉车等灵活应用,其储氢罐安全性高,未来甚至有望像干电池一样在便利店销售和更换;此外,在民用分布式能源方面,小型固态储氢装置可与燃料电池结合,为家庭、园区提供高效的热电联供,氢能应急电源车则能为重要场所提供绿色、不间断的应急保电。

 

 

03 未来布局:绿电直连与化工合成燃料

      韩树民教授在峰会圆桌对话环节表示,中科轩达将在绿电直连和化工合成燃料等场景加大布局,紧跟国家能源政策导向。今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以满足企业绿色用能需求、提升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水平为目标,建设运行绿电直连项目。这一政策为固态储氢技术在绿电消纳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化工合成燃料领域,稀土储氢材料可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将可再生能源制成的氢气与二氧化碳等结合,可生成绿色甲醇等合成燃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这一过程需要高效、安全的储氢技术作为支撑,固态储氢技术正好满足这一需求。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推进,内蒙古自治区在“十四五”能源规划中已将氢能和储能位列“四大产业集群”。这一政策环境为固态储氢材料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页
19525668188 / 18910642862
浏览手机站